您好,欢迎光临香格里拉国际旅行社网站!
培育壮大生物产业。突出香格里拉品牌,以市场为导向,资源为依托,效益为中心,立足特色,扶优扶强,以产业化、工业化的理念推进生物资源开发。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,积极引导省内外民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参与我县生物资源开发。重点发展“四品工程”,即以“香格里拉藏秘”青稞干酒、葡萄干酒系列为主的饮品工程;以核桃油、核桃粉、紫杉醇、畜牧产品、果脯制品等系列食品为主的食品工程; 以中草药加工为主的药品工程;以百合、郁金香等花卉为主的观赏品工程。以牦牛奶渣为原料发展干酪素系列产品。加大生物资源开发和研发力度,扶持和鼓励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技术改造,提升产品档次,开拓高端市场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
大力开发旅游产品。由相关部门牵头,组织工艺美术专家、文物工作者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,成立香格里拉旅游商品研发中心,加强旺池卡旅游商品加工片区建设。挖掘传统工艺,大力推进旅游商品开发,发展适销对路的具有浓郁地域特征、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,形成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底蕴的多种类、多层次旅游商品系列。推进唐卡、堆绣、酥油花、银器等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,制做和销售介绍香格里拉人文地理、风土人情、神话传说、景点风光、土特产品和风味小吃等出版物和音像制品;开发纪念封、纪念邮票及有香格里拉风光的台历、挂历、年历等系列产品;利用香格里拉特产藏牦牛、藏系绵羊等资源,从每年出栏的畜体中选择角大美观的牛羊头骨,经过加工,制成精美艺术品,并配以精制包装,成为高档次旅游艺术品;大力推广以藏刀、藏饰品、民族服装等为主的特色商品。积极推进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,积极规划各种宗教旅游产品,开展宗教旅游、弘扬传统文化。
加快推进藏药产业发展。充分利用国家对藏医药发展的支持政策,发扬迪庆传统藏医学、藏药学优势,充分利用迪庆特有的贝母、虫草、木香、红景天、紫杉醇、雪莲、当归、天麻等野生药材,培育藏药龙头企业,积极开展重要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与繁育利用研究,着力推进重楼、川贝母等珍稀药材的人工繁育基地建设,扩大藏药产量,打造藏药品牌,做大做强藏药产业。
3、依托品牌优势做强第三产业
做优做强旅游产业。深度挖掘香格里拉品牌内涵,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,创新体制机制,加强区域合作,积极引进投资实力强、市场开拓能力强、旅游经营经验丰富、管理理念先进、投资发展战略明确的大企业、大集团,按照建设精品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标准,整合旅游资源。发展旅游电子商务,加强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六大环节的衔接,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,按照香格里拉“世外桃园、人间天堂”的标准,在世界范围内打造高端旅游市坊。以提升香格里拉品牌为核心,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,开发科考、探险等特色旅游,开发登山、探险、休闲和漂流、冬季旅游等项目,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旅游、红色旅游、民族文化旅游、特色峡谷旅游、金沙江沿线旅游,进一步完善普达措、虎跳峡、香格里拉大峡谷三个国家公园景区道路、停车场、环保、卫生等基础设施。启动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和旅游发展规划,推进独克宗古城、松赞林寺、纳帕海、蓝月谷等景区景点开发,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,走“强化管理,保护自然,防治污染,合理开发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,加快创建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”进程,将香格里拉县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胜地。
发展壮大文化产业。加强宣传推介力度,依托我县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和“香格里拉”品牌,促进民营资本、技术、人才等生产力要素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,加快实现文化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。围绕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目标,加强文化产业规划,落实相关配套政策,加大扶持力度,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和底蕴,加强文化与旅游、生物、物流等其它产业的有效结合,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生态旅游、民俗旅游、休闲度假等参与性、体验型方向发展。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,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,发挥龙头带动作用,重点发展文化体验、文化娱乐、文化展会、文化演艺等文化主导产业、配套产业、衍生产业,形成系统集成的文化产业链和产品链,加快文化产业集群建设。
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。依托香格里拉县地处滇、川、藏结合部的区位,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,优化资源配置。充分利用我县与周边的德钦、维西、玉龙、得荣、乡城、稻城、木里等县交界的区位优势和“香格里拉”品牌优势,构建藏东南区域物流中心。按照政策引导、统筹规划、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,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,重点建设特色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基地,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现代批发市场、配送中心以及跨区域市场信息体系,促进跨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健康发展。加大对物流企业和物流资源的整合,打造物流信息公共平台,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、连锁经营、现代物流等新技术、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。
[1] [2] [下一页]